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8年版)
【华大学子】杜砚:不忘初心 忠于文字
2015-01-25 10:57:00
百度一下“杜砚”二字,2006年希望英语小学组全国前六名、2008年新概念英语大赛冠军,赴韩国访学、2013华中七校英语演讲冠军等条目映入眼帘。而这“杜砚”竟都是同一人,就藏在我校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是一名大三学生。
2014年,参加全国“外研社杯”英语写作大赛一举夺冠,翻译美国儿童名著《蓬头安妮的奇异故事》,杜砚,这个曾经躲在别人光环下而心生自卑的女生,在和文字打交道的漫漫长路中,正一步一步走近她的梦想。
过不去的自卑心
杜砚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而就在这等自卑之中,她又渴望着能和别人比较,证明自己。
杜砚曾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自己的数学很差,每次考试都只有五六十分,身边“科科都是90+”的人却特别多。每每看到这样的人,杜砚便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为什么我不如别人?”回忆到这里,她拍了几下桌子。
数学虽然差,但杜砚的英语成绩从小就很好。高二,她参加了“21世纪·CASIO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她就此给自己定下目标:“高考,非北外(北京外国语大学)不上。”
但事与愿违,高考失利的杜砚与北外失之交臂。“其实就是考不上,能力不够”,她笑说:“那个时候对自己认识不够,太想要证明自己吧。”
高考后的杜砚一直很压抑,直到考进华师,这里清幽的环境,很快让她恢复心绪。但内心深处的自卑,却仍然时不时折磨着她,未能消散。
大二那年,杜砚决定参加“外研社杯”演讲比赛,她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这类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尽管此前参加的全国性比赛名次都很不错,她还是很看重这场大学里的全国赛,“想象着能获得和以前一样的好名次”,杜砚渴望再次证明自己。
“至少是省赛前三,挺进决赛”,这是杜砚的目标。
省赛,她一直从七月份准备到十月份。演讲题目是《苏格拉底遇到孔子》,而她却无从下手。“平时看书的范围太窄,觉得哲学类的书太难,就不想看。”查找资料,看老师推荐的大量哲学类书籍,杜砚磕磕绊绊地写着这一份演讲稿,前前后后多达50次。
结果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仅有全省第七名,杜砚感到挫败。“我参加过很多比赛,也多次得到冠军,所以一直想着不能比以前的自己越来越差,一直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跟自己过不去,放不下以前所谓的成绩。”
过不去的,还有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坚定写作梦
小时候,父亲在国外读书,母亲从国外给杜砚买回很多有趣的儿童教材。起初她一个单词都读不懂,就跟着母亲学英语,从ABC到一个个单词,慢慢地,她才能够独自看英文书。
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杜砚爱上英语。也正因为喜欢,从初中开始,她便用英文写日记,英语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她。
高考填报志愿时,华师在杜砚所在的省市不招收非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学生,源于对英语的热爱,杜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因为“只有对外汉语和英语有关”。
迈进了华师的大门,希望得到更专业的英语学习,杜砚开始考虑转专业的事情。大一,她通过转专业考试,成功转到外国语学院,成为翻译系的一名学生。
“自己喜欢的,便不会轻易放弃。”
杜砚一直喜欢写作,从小就有写作的习惯,甚至是在梦中梦到神奇、诡异、奇怪的梦,醒来后她也要立马记下当时的情形。
这个爱写作的女孩曾经觉得这是一件“很没用,很没前途”的事,直到去香港城市大学交换,和一位创意写作老师相遇,才让她坚定了自己的写作梦。
这个创意写作老师有点意思,是一个英国人。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发一张图片,让学生写作;有时候给出各种各样的诗歌,让学生各抒己见,评价诗歌。正是通过这些,让学生学习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具有创意性的文本。
杜砚很快喜欢上这门课,“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作家,他的视角不一样”。如何雕琢文章,怎么塑造人物,小到“一个人喜欢什么饮料、什么牌子、什么味道”这些细节,都是杜砚不曾想到的。
有一次,杜砚去他的办公室,刚走进门便看到贴满整块墙壁的便利贴,经询问得知,原来这些便利贴上都是老师摘录下的,其他作家写得好的词句。这样一样,每次写作,抬头一看,就能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例子,有助于写作。杜砚震惊于老师这样的习惯,叹服也因此萌生在心底。
写作上一有困惑,杜砚就会想到他,一来二去的请教和交流,让杜砚渐渐感到“写作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她愈加坚定了自己的写作梦。“很难说是具体哪个事件,他给我的影响很大,让我觉得文字有力量有美感,可以改变别人,可以带给世界一点点变化。”
第一部“作品”诞生
大三,杜砚决定再次挑战“外研社杯”,这一次是写作大赛。同时,她开始翻译人生的第一本书,她希望“通过文字给别人带来温暖,让别人看到我的文字时觉得开心。”
翻译,机缘巧合。杜砚经常浏览一个名叫“译言”的社区翻译网站,有一次无意之间发现了网站上的“古登堡计划”。译言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通过试译筛选自愿报名的翻译者,让其负责翻译项目。
杜砚申请了该项目,试译很顺利,500字的英文翻译,杜砚“不知道怎么的就从30多人中被选上了”,最终和另外一名上班族接下翻译项目,由美国著名画家、儿童文学家约翰尼·格鲁埃尔所作的《蓬头安妮的奇异故事》。
接到“任务”,杜砚便立马把原著看了一遍,并查阅作者的资料。查阅资料她才得知,这本书是作者为不幸去世的女儿所创作的。“感触特别深,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的,也凝结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所以我想一定要翻译好一点,要对得起这份父爱。”
为翻译好这本书,她前后把书看了十几遍。原文中许多对话里都是一个“say”来表示“某人说”,但翻译到中文就不能一味的重复使用语句。为了能把单一的“say”翻译得更多样化,与同学讨论,询问老师,查电子词典,查他人的翻译,杜砚是没少下功夫。
与此同时,她还忙着准备写作比赛,因而只有周末和晚上才能抽出空来做翻译。但是这付出的两个多月,“值得”。
2014年12月,杜砚终于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部“作品”。这本于1918年首次在美国出版的儿童文学,跨越近一个世纪,由一个大三学生跟她的合伙人为中国读者呈现。豆瓣上有人这样评价这本翻译书:文字优美,故事有趣,值得一读。
当自己的名字和名著作者并列,开心是自然的。而当收到读者“某章节出现两个对同一人物不同称呼容易造成误解”的意见反馈时,杜砚更清醒地认识到翻译书不简单,“自己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如果有机会,她希望能够重新翻译或者修译此书。
“翻译是一个在创作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细致和热情,还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的完美主义态度。”杜砚珍视并十分在乎这个翻译的过程,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翻译能力的难得机会。
好事成双,这一次的“外研社”杯写作大赛,杜砚一举夺冠。
无论是比赛,写作还是翻译,杜砚一步步成长,曾经的心结也一点点解开,她渐渐明白,“每个人的天分不一样,走的路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好才最重要。”
杜砚心中对文字的那份钟爱从未改变,“即使以后我参加了工作,体验人情冷暖,生活粗砺,也会不忘初心。”
2014年,参加全国“外研社杯”英语写作大赛一举夺冠,翻译美国儿童名著《蓬头安妮的奇异故事》,杜砚,这个曾经躲在别人光环下而心生自卑的女生,在和文字打交道的漫漫长路中,正一步一步走近她的梦想。
过不去的自卑心
杜砚一直有一个解不开的心结——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而就在这等自卑之中,她又渴望着能和别人比较,证明自己。
杜砚曾就读于一所重点高中,自己的数学很差,每次考试都只有五六十分,身边“科科都是90+”的人却特别多。每每看到这样的人,杜砚便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为什么我不如别人?”回忆到这里,她拍了几下桌子。
数学虽然差,但杜砚的英语成绩从小就很好。高二,她参加了“21世纪·CASIO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得全国二等奖。她就此给自己定下目标:“高考,非北外(北京外国语大学)不上。”
但事与愿违,高考失利的杜砚与北外失之交臂。“其实就是考不上,能力不够”,她笑说:“那个时候对自己认识不够,太想要证明自己吧。”
高考后的杜砚一直很压抑,直到考进华师,这里清幽的环境,很快让她恢复心绪。但内心深处的自卑,却仍然时不时折磨着她,未能消散。
大二那年,杜砚决定参加“外研社杯”演讲比赛,她已经很久没有参加过这类全国性的英语竞赛。尽管此前参加的全国性比赛名次都很不错,她还是很看重这场大学里的全国赛,“想象着能获得和以前一样的好名次”,杜砚渴望再次证明自己。
“至少是省赛前三,挺进决赛”,这是杜砚的目标。
省赛,她一直从七月份准备到十月份。演讲题目是《苏格拉底遇到孔子》,而她却无从下手。“平时看书的范围太窄,觉得哲学类的书太难,就不想看。”查找资料,看老师推荐的大量哲学类书籍,杜砚磕磕绊绊地写着这一份演讲稿,前前后后多达50次。
结果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仅有全省第七名,杜砚感到挫败。“我参加过很多比赛,也多次得到冠军,所以一直想着不能比以前的自己越来越差,一直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跟自己过不去,放不下以前所谓的成绩。”
过不去的,还有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坚定写作梦
小时候,父亲在国外读书,母亲从国外给杜砚买回很多有趣的儿童教材。起初她一个单词都读不懂,就跟着母亲学英语,从ABC到一个个单词,慢慢地,她才能够独自看英文书。
得益于家庭环境的熏陶,杜砚爱上英语。也正因为喜欢,从初中开始,她便用英文写日记,英语语言和文字的魅力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她。
高考填报志愿时,华师在杜砚所在的省市不招收非师范类英语专业的学生,源于对英语的热爱,杜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因为“只有对外汉语和英语有关”。
迈进了华师的大门,希望得到更专业的英语学习,杜砚开始考虑转专业的事情。大一,她通过转专业考试,成功转到外国语学院,成为翻译系的一名学生。
“自己喜欢的,便不会轻易放弃。”
杜砚一直喜欢写作,从小就有写作的习惯,甚至是在梦中梦到神奇、诡异、奇怪的梦,醒来后她也要立马记下当时的情形。
这个爱写作的女孩曾经觉得这是一件“很没用,很没前途”的事,直到去香港城市大学交换,和一位创意写作老师相遇,才让她坚定了自己的写作梦。
这个创意写作老师有点意思,是一个英国人。上课的时候给学生发一张图片,让学生写作;有时候给出各种各样的诗歌,让学生各抒己见,评价诗歌。正是通过这些,让学生学习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具有创意性的文本。
杜砚很快喜欢上这门课,“老师本身就是一个作家,他的视角不一样”。如何雕琢文章,怎么塑造人物,小到“一个人喜欢什么饮料、什么牌子、什么味道”这些细节,都是杜砚不曾想到的。
有一次,杜砚去他的办公室,刚走进门便看到贴满整块墙壁的便利贴,经询问得知,原来这些便利贴上都是老师摘录下的,其他作家写得好的词句。这样一样,每次写作,抬头一看,就能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例子,有助于写作。杜砚震惊于老师这样的习惯,叹服也因此萌生在心底。
写作上一有困惑,杜砚就会想到他,一来二去的请教和交流,让杜砚渐渐感到“写作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她愈加坚定了自己的写作梦。“很难说是具体哪个事件,他给我的影响很大,让我觉得文字有力量有美感,可以改变别人,可以带给世界一点点变化。”
第一部“作品”诞生
大三,杜砚决定再次挑战“外研社杯”,这一次是写作大赛。同时,她开始翻译人生的第一本书,她希望“通过文字给别人带来温暖,让别人看到我的文字时觉得开心。”
翻译,机缘巧合。杜砚经常浏览一个名叫“译言”的社区翻译网站,有一次无意之间发现了网站上的“古登堡计划”。译言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通过试译筛选自愿报名的翻译者,让其负责翻译项目。
杜砚申请了该项目,试译很顺利,500字的英文翻译,杜砚“不知道怎么的就从30多人中被选上了”,最终和另外一名上班族接下翻译项目,由美国著名画家、儿童文学家约翰尼·格鲁埃尔所作的《蓬头安妮的奇异故事》。
接到“任务”,杜砚便立马把原著看了一遍,并查阅作者的资料。查阅资料她才得知,这本书是作者为不幸去世的女儿所创作的。“感触特别深,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孩子的,也凝结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所以我想一定要翻译好一点,要对得起这份父爱。”
为翻译好这本书,她前后把书看了十几遍。原文中许多对话里都是一个“say”来表示“某人说”,但翻译到中文就不能一味的重复使用语句。为了能把单一的“say”翻译得更多样化,与同学讨论,询问老师,查电子词典,查他人的翻译,杜砚是没少下功夫。
与此同时,她还忙着准备写作比赛,因而只有周末和晚上才能抽出空来做翻译。但是这付出的两个多月,“值得”。
2014年12月,杜砚终于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部“作品”。这本于1918年首次在美国出版的儿童文学,跨越近一个世纪,由一个大三学生跟她的合伙人为中国读者呈现。豆瓣上有人这样评价这本翻译书:文字优美,故事有趣,值得一读。
当自己的名字和名著作者并列,开心是自然的。而当收到读者“某章节出现两个对同一人物不同称呼容易造成误解”的意见反馈时,杜砚更清醒地认识到翻译书不简单,“自己还有很多漏洞和不足”,如果有机会,她希望能够重新翻译或者修译此书。
“翻译是一个在创作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细致和热情,还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的完美主义态度。”杜砚珍视并十分在乎这个翻译的过程,不仅仅因为这是一个锻炼自己翻译能力的难得机会。
好事成双,这一次的“外研社”杯写作大赛,杜砚一举夺冠。
无论是比赛,写作还是翻译,杜砚一步步成长,曾经的心结也一点点解开,她渐渐明白,“每个人的天分不一样,走的路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也不一样,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好才最重要。”
杜砚心中对文字的那份钟爱从未改变,“即使以后我参加了工作,体验人情冷暖,生活粗砺,也会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