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北大2017版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9-2020年版)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局简报刊发我校研究生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情况
2020-11-11 16:46:00
编者按:10月30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以“华中师范大学深化三项体制机制建设,构建研究生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体系”为题,在有关简报上刊发了我校研究生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情况。现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深化三项体制机制建设 构建研究生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突破口,深化工作一体化推进机制、导师责任作用发挥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体系。
——深化工作一体化推进机制。一是融合组织机构。2018年,学校在新一轮机构调整改革中将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两个单位深度融合,成立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承担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思政、心理健康等全口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统筹政策设计。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大重点任务、30项主要任务和100条工作举措,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整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为研究生思政工作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三是建强工作力量。2019年学校首批设立研究生思政工作专职副书记岗位6个,着力增强研究生思政工作战线力量。疫情期间组织政工团队利用“云课堂”开展“云思政”,围绕理想信念、生命、责任等主题开展“线上点名”主题教育示范课,多种方式优化内容供给,全校12000余人次研究生、200余人次研究生思政工作者参与。
——深化导师责任作用发挥机制。一是明确导师育人职责。出台《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实施办法》,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主体责任。印发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修订遴选办法,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强化研究生导师选聘管考,推动导师“育德”和“育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提升导师履职能力。建立分类评价机制,根据学科特点制定聘任的科研成果要求,压实导师在学业指导、学术诚信教育等方面的责任。加强表彰奖励认真履行职责、成绩显著的导师,对未能履行导师职责,导致师德师风、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出现重大问题的,予以约谈、限招、停招,甚至取消导师资格。多种形式开展岗位培训,并将培训情况列入导师工作考核,与导师上岗挂钩。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每两年开展一次“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并纳入学校“三育人”表彰体系,邀请历届获评专家学者走进“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思政讲堂开展“研途导航”主题教育,实现全校近5000名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全覆盖。每年开展“研究生导学关系建设月”系列活动,建立党员导师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或指导教师制度,举办“导师走访研究生宿舍”、“师情话议”导学午餐会,万余名师生组队参加“我和我的导师”故事征集、导学团队创意合影等活动。
——深化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一是课程体系协同。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课程思政育人指南》等文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同步建设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突出学校特色和师范特点。建设“研究生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以多元化评价方式,将课程思政作为考核的重要条件。二是教学改革协同。构建以思政课为核心、哲学社会科学核心课程为支撑、人文通识课为补充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推进思政课教学供给侧改革,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探索“思政+专业”的分众化教学新模式。以学校教育成果奖培育为抓手,鼓励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形成可推广的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三是实践育人协同。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通过组织“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举办“华大论坛”等引导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组织“学习进行时”“同上一堂思政课”等主题鲜明、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活动,不断增强研究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上一篇:赵凌云拜会著名经济学家王洛林
下一篇:最后一页